分類
企業文化

主動爭取、積極學習,加入 iKala 是我人生的美好意外

iKala KOL Radar 業務企劃 / 業務專員 Jade Chien

2020 年春天,本應在英國就讀研究所的我,因為疫情回到台灣遠距上課,也因此有機會在 10 月時,參加經濟部舉辦的《數位轉型創新,掌握商機最前線》講座。當時只因研究所學的是數位行銷,單純抱著吸收新知的心態在參與這場活動,沒想到在聽了 iKala 營運長 Keynes 的分享後深深被打動,心想自己有機會也一定要加入這間公司,於是毫不猶豫在活動現場就把履歷交給了 Keynes,並且在幾輪面試後,幸運地被錄取。

會這麼積極爭取 iKala 的工作機會是因為,自己有在經營社群粉絲頁,加上碩士所學,深知「以 AI 驅動的網紅行銷服務」正是現在的趨勢,且 iKala 和 Facebook、YouTube、Google 等跨國科技大廠都有夥伴關係,技術實力和服務能量深受肯定。打從學生時期,我就對於「數據行銷」非常感興趣,因此當聽到有 KOL Radar 這樣的服務,不再是靠著網紅經紀來推薦人選給品牌主,而是用「數據」和「AI」更客觀地幫助企業解決行銷問題,讓我非常興奮。

求學到求職的一路走來

很多人會說「學用落差」是新鮮人進入職場的一大問題,但我一直都明白,工作和學校所教本來就很難完全一樣,因此我反而覺得,在工作過程中發現有些東西在學校學過,然後能互相驗證的時候,會特別有成就感。舉例來說,在學期間的作業很常需要透過數據來找出趨勢洞察,其實就跟現在每次專案後的結案報告很像,因此每次撰寫結案報告時,我就會更確信過去所學,並且肯定自己過去的努力,對我來說也是工作中很大的成就感來源。

剛進到 iKala 的那段時間,我還要兼顧英國研究所學業,等於是白天上班、晚上上課。儘管如此,因為 iKala「自由與責任」的工作環境,讓我可以有更大的彈性來面對如此緊湊的行程。之所以這麼認同且適應 iKala「自由與責任」的文化,我認為有很大的原因是在英國留學時的養成。過去我是個比較按部就班的人,人生好像總被規劃好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,但在獨自一人到英國生活之後,我才發現世界變動之快,當不再有人可以告訴你下一步要往哪走的時候,如何調配自己的生活節奏、妥善運用時間就變得很重要。

另外很喜歡 iKala 的點在於,所有的夥伴都有一直在學習、精進的感覺,不會有人讓我覺得他對現況已經滿足、想要停下腳步,也因為公司有 OKR 的制度(延伸閱讀:以人為本,驅動創新 ——iKala 的 OKR 施行之道),讓我可以在不斷向前邁進的同時,確實檢視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。除了工作上的增長外,大家也會自主找一些線上課程、利用下班時間再精進語言能力,方方面面不斷提升與投資自己,正可印證團隊的大家都是「Work hard, play hard」。

在客戶服務中開發自我潛能

在做了一段時間的客戶服務(Account Management, AM)後,我發現專案結束時客戶很常問的一個問題是「對於下次行銷活動有什麼建議」,在應答之中,漸漸地我意識到自己很享受提供客戶建議的過程,主管也發現了我的這個特質,於是鼓勵我轉調到業務部門,挑戰看看不一樣的工作。

客戶服務工作很需要細緻的溝通,不管是面對外部客戶或內部同事,都要能清楚傳達工作細節,並要很會管理自己的時間、管理專案的時程;而如今的業務工作除了溝通能力外,很重要的是對公司產品的通透理解,不只是 KOL Radar,而是泛 iKala 集團資源要怎麼整合運用。對於站在第一線的我們來說,有這樣綜合型的解決方案,雖然需要多花更多的力氣來熟悉不同的產品與服務,但能夠更好地幫助客戶解決問題,就是我認為業務的價值所在。

時間倒轉至 2020 年 10 月,再回到當時的數位轉型講座,我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。謝謝這場美麗的意外讓我有機會來到 iKala,也期待未來能在這裡繼續成長茁壯。

加入 KOL Radar 客戶服務團隊:https://ikala.ai/zh-tw/job/kol-radar-account-manager-ch/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