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開放環境中,自由探索職涯舞台
我在 iKala 已經待了三年多,經歷不同部門的實習,再從實習生轉為正職員工。前兩年還是實習生的時候,總覺得要好好把握學生階段,多去嘗試不同的工作,但每當有這種想法時,就會有些新的機會出現,讓我願意繼續待在 iKala 成長學習。還記得有一段時間,我對於原先部門的工作已經非常熟悉,感覺自己面臨工作的停滯期,想再探索看看職場的更多可能性,適逢公司快速成長、有些部門需要擴編,營運長 Keynes 就召集了幾位工作表現比較突出的實習生,詢問我們的生涯規劃——即使在這麼高的位置,Keynes 對每位同事的關心一點也不減,就連實習生的工作情況他也非常在乎——被問到畢業後想做什麼時,我回答自己想嘗試媒體工作,Keynes 就很快地聯想到這樣的工作期待和公司的哪些部門可以結合,反問我是否對內容產製有興趣,之後便安排我內部轉調到行銷部門。很快地,我便發現內容行銷是自己興趣所在,重新找回了對工作的熱情,也是在那個時候,讓我深刻感受到在這間公司裡面,只要願意嘗試,就一定會有屬於你的舞台。
心態年輕、不間斷學習,跨世代組織最佳解
「跨世代溝通」是如今許多公司會面對的問題,有些公司的員工年齡落差大,同事間沒有共通語言,溝通起來比較困難,也會拉低整體工作效率;反觀 iKala 的環境很開放,有什麼話都可以很公開透明地溝通,大家也很樂於傾聽、一起解決問題。當大家都能直接快速且精確地達成溝通的目的,就不用花太多的時間來猜測彼此的心意,也就不會造成組織內耗的問題。
在 KOL Radar,無論大家實際年齡為何,每個人的心態都非常年輕,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也很高。世代差異是很自然的現象,以社群平台的使用習慣為例,我們的上一代可能習慣用 Facebook、這一代流行用 Instagram、下一代受歡迎的是 TikTok,但對我來說,不管自己熟悉、喜歡與否,在這個領域之中,我們都必須去更包容、接納,以及不斷地學習新的事物。尤其 KOL Radar 每週都會發布新媒體週報,在彙整這些素材時,就必須大量閱讀國內外時事,不僅確保我們能提供給讀者最新、最完整的訊息,也對個人專業養成很有幫助,因為很多優秀的企劃,就是靠這樣一點一滴的累積所啟發。
從抗拒數學,到從數據中找到成就感
這份工作帶給我很不一樣的人生體驗,我從小數學就很不好,也從來沒有想過我會有一天需要面對這個問題。然而,在 KOL Radar 的工作中需要大量接觸數據,我才漸漸調整自己的心態,開始接受它、找到一個與之共處的方式。
見證《2021 網紅行銷趨勢報告書》的誕生,是我在這份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事之一。雖然過往有不少協助撰寫的經驗,但這是我第一份負責從設計架構、定義數據、開 Spec( Specification,規格文件)、產出洞察,到最後審閱完成的報告書,其中和工程師對數據的環節是最挫折的,身為一個傳播學院的文組學生,我對於工程語言並不熟悉,工程師也不一定能理解我們的讀者需要的是什麼,所以必須很明確地告訴他們「為什麼需要這個數據」,並且清楚定義每道公式,儘管過程辛苦,走過一遭後卻覺得自己好像「進化」了。對我來說這項任務的成就感來源有二:從一開始什麼都不懂,到後來可以順暢溝通,甚至在討論過程中找出問題所在、一起想辦法解決,這是第一種「自身成長的成就感」;另外一種成就感在於「與團隊共享榮耀」,業界對這份報告書的肯定,也代表大家對 iKala 這間公司和 KOL Radar 這個品牌的認同,讓我更加相信每個小螺絲釘都能發揮很大的力量。
傳播科系就是在講故事,要怎麼讓這個故事生動、好聽、讓別人聽得懂,就是每個人的功力所在。數字是死的,但我們要怎麼去解讀它、將它跟整體市場趨勢扣合,進而取得別人的共鳴,是我每次在撰寫文章和趨勢報告書時的核心宗旨。看到很多人因為看了我們的文章,主動來了解 KOL Radar 的服務,就讓我意識到這些內容是真的有價值的,這些數據在我們的詮釋之下被重新賦予生命,久而久之,數據對我來說也就不這麼可怕了。
KOL Radar 行銷團隊人才招募中:https://ikala.ai/zh-tw/job/kol-radar-planning-specialist-contract-ch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