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企業文化

當人文社會遇見 AI 數據,在 KOL Radar 看見自我獨特價值

iKala KOL Radar 業務專員 Angel Hsieh

我畢業於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,主要研究人類學和社會學。脫離學生身份準備踏入職場時,我最重視的要素有三:第一,資源,公司可不可以給新鮮人完整的教育訓練;第二,產業和產品的發展,因為這和個人成長有很大的關聯;第三,挑戰性,我非常享受挑戰自我的過程,在大學期間也積極參與創業計畫,見證許多從零到一的過程。綜合以上條件,我想要進入一間「有一定規模的新創公司」,而 iKala 就成了絕佳選項

用 AI 與數據,打造創新網紅行銷服務

過去,我對網紅行銷的理解僅限於網路上的業配文章,眼裡只有大型網紅,來到 KOL Radar 後,才很驚訝地發現我們的平台上有超過 100,000 筆網紅數據,數量很多、迭代速度也很快。KOL Radar 透過數據來找到精準的 KOL 人選,和過往憑藉經驗和感覺來選擇合作對象的作法非常不一樣,我也因此對這樣的數據解決方案產生興趣,更想知道怎麼在創新科技上打造新的產品來解決客戶的需求。

KOL Radar 的業務主要就是販售 AI 網紅行銷專案企劃服務,工作上很常需要透過 cold call 來挖掘、釐清或創造客戶需求。從 2020 年 12 月進入 iKala 至今,我認為最有成就感的事是拿下大品牌客戶,從一開始進到團隊還懵懵懂懂,和團隊夥伴一起去提案,在對談當中學習大家怎麼和客戶應對,到後來自己可以獨當一面,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尤其大型品牌大多已經有有長期合作的廠商,要能取得他們的信任、說服他們轉換到 KOL Radar 的服務其實沒這麼容易,也讓我在過程中不斷檢視自己的成長與學習。

我認為業務最重要的是對內、對外的溝通能力,以及客戶的期待管理,因為網紅行銷是個新崛起的服務,過去大家對網紅的印象就只是「代言」,但現在它變成是一個新型態的行銷渠道。有些不熟悉網紅行銷的品牌主只重視 KOL 可以帶來多少業績,但其實在不同階段需要有不同的行銷目標,再搭配相對應的網紅組合,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,因此要怎麼平衡客戶的需求和落地執行的可行性,也是業務的一大學問。

在開放工作環境中,建立陡峭學習曲線

身為一間十年的新創公司,iKala 已經走過 0-1,正邁入 1-100 的階段,尤其 KOL Radar 在網紅行銷領域佔有領先地位,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和深化程度高,常常在接觸新客戶的時候,會因為高品牌知名度而讓客戶產生信任感,這也讓站在第一線的我們,更有機會接觸到來自不同產業的企業。

從去年進入 iKala 至今,我最喜歡在這裡工作的彈性,在公司「自由與責任」的制度下,只要能夠達成組織目標,工作時間、地點和做事方式都有很大的個人空間。此外,公司對新人的培訓完整,在進來的前 1-2 週,團隊會舉辦新人訓練,讓大家快速了解每個團隊的工作內容,以及我們的產品優勢,公司也會舉辦過業務專業課程,請外面的講師來教導溝通技巧、怎麼樣釐清客戶需求,和更系統化的業務方法,對專業技能的培養很有幫助。

從人文社會領域踏入 AI 科技公司

KOL Radar 業務的工作,會需要接觸多元的產業,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客戶產業知識,過往不管是人文社會學院的養成,或創業競賽的訓練,都讓我可以很快的查找、歸納並吸收大量的產業資訊。然而,因為 KOL Radar 的業務是「顧問型業務」,要怎麼問對問題、找到客戶真正的痛點,再精準地傳遞給團隊成員,一起協作溝通,都是學校不會接觸到的、在這份工作中很重要的學習。

對我來說,「AI 賦能」真正的意義在於,使用者不需要知道 AI 背後複雜的運作原理,就可以輕易使用、從中獲益,KOL Radar 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——它是個完整落地的解決方案,對消費者來說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科技,而能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我非常喜歡大學時候的指導教授所說:「台灣一直在講 AI,但如果不了解台灣社會,要怎麼知道 AI 要走到哪裡去?」在 iKala 的工作,正可以讓我充份發揮人社領域所學,在數據的基礎之上,再去觀察社會的現象、挖掘事物背後的脈絡,運用自身優勢在科技公司創造不同的價值。

加入 KOL Radar 業務團隊:https://ikala.ai/zh-tw/job/kol-radar-sales-specialist/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