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Kala 整合網紅數據和 AI 智慧化銷售科技,協助企業搶佔社群電商
KOL Radar 發佈 2021 網紅報告、四大關鍵趨勢, 協助品牌、企業掌握粉絲經濟;Shoplus 用 AI 科技翻轉直播銷售,挾帶服務東南亞17萬商家能量,今年第二季回台落地。
.jpg?resize=580%2C387&ssl=1)
iKala 於去年六月宣布成立「iKala 商務」(iKala Commerce) 事業群聚焦新零售市場。
今透過旗下 AI 網紅數據行銷服務 KOL Radar 和 AI 社群電商銷售平台 Shoplus 助攻企業以數據化思維拓展新銷售和行銷渠道、高效利用網紅和社群賣家,並利用 AI 科技打造智慧化的社群直播銷售,協助企業和品牌主搶佔社群電商 (Social Commerce) 新零售市場。事業群下兩大產品線已累積 6 萬 5 千筆跨台、日、港和馬來西亞網紅資料、1 億筆社群內容數據,超過 17 萬東南亞社群商家註冊使用、並觸及 1,000 萬以上東南亞社群消費者。KOL Radar 於今發佈2021網紅行銷趨勢報告,解析四大網紅經濟面向,並新增5千筆社群賣家資料。Shoplus 目前已有 17 萬東南亞零售商與品牌主使用,以泰國為例,去年 GMV 超過 22 億新台幣,2021 預計成長 20-30%;今年第二季預計落地台灣,運用在東南亞累積的技術和經驗,推出服務。
iKala Commerce 旗下 KOL Radar 和 Shoplus 以 AI 將導購智能化、賦能企業進攻社群電商
疫情促使邊界封禁和線下活動受限,宅經濟盛行。據 We Are Social Digital 2020 July 報告指出,在疫情驅使下,43% 的消費者使用社群媒體時間增加、近半數 (49%) 消費者顯示購物行為轉移,在疫情過後還是傾向在網路上購物。台灣社群媒體使用十分普及,尼爾森調查顯示,台灣社群用戶量於 2020 年達 1,970 萬人,佔台灣網路使用人口的 91.8%,社群媒體內容已成消費者決策新指標。
iKala 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鄭鎧尹表示:「台灣零售產業過往多以實體通路為主要銷售渠道,但在疫情驅使下,零售業加速移轉線上,因應消費場景移轉和消費者使用社群平台時間增加,圍繞社群發展的購物行為漸受矚目。」iKala 過去深耕網紅數據分析以及東南亞社群電商市場,如今台灣本土社群電商趨勢也成形,「希望能結合 AI 技術實力和扎實的服務經驗,協助企業拓展網紅導購和社群電商,同時輔助在地中小型商家及賣家數位轉型、善用既有社群平台作為網路銷售據點。」
微型網紅和 KOC (Key Opinion Consumer, 關鍵意見消費者) 備受矚目
尼爾森報告顯示有 74.9% 台灣民眾表示消費決策會受到網紅廣告影響。KOL Radar 以獨有技術即時收集 Facebook、YouTube、Instagram、TikTok 上龐大的社群資料現超過 1億筆,並透過大數據及 AI 運算,幫助品牌、企業發揮網紅行銷的最高效益。為推進台灣產業邁向社群電商,KOL Radar 資料庫近期更新增 5000 筆台灣「社群賣家」資料,集結導購型網紅和團購社團,協助企業和品牌主把握消費者購物里程的關鍵決定因子。

根據 KOL Radar 網紅數據庫資料,台灣粉絲數在1 萬以下的微型網紅數量跨平台平均 (FB、Youtube、Instagram) 占比已過半,而若以平台演算法的角度而言,粉絲級數較小,相對互動率較高,此為影響消費者購物決策的關鍵指標。其中,能影響粉絲購物意圖、營造口碑的微型網紅又稱 KOC(Key Opinion Consumer,關鍵意見消費者)。日前 KOL Radar 攜手萊雅集團旗下護膚品牌「理膚寶水」,透過合作 400 位 IG 粉絲數介於 1,000-5,000 間的 KOC 奈米網紅,為理膚寶水「B5 全面修護霜」創下 7.98% 的社群互動,為美妝平均互動率(2.33%)的近 3.5 倍。採用微型網紅和 KOC 策略前三名的產業為 美妝、快速消費品和 3C產品類
Podcast 以高知識含量入主碎片化時代、影音內容仍為台灣消費者首選
若以社群內容的影響力來看,台灣民眾仍偏好影音內容。據 We Are Social Digital 2021 報告,台灣人最常使用的社群媒體排行,排除通訊軟體後(Line 88.0%),YouTube 位居第一(89.6%),其次則為 Facebook (89.2%)、Instagram (59.5%)。YouTube 官方調查顯示有多達 81% 的全球消費者認為 YouTube 影響了他們的購物決策。在疫情催化下,Youtube 也成為演藝圈數位轉型的首站,有越來越多藝人投入開設頻道,帶入專業影音資源,更驅使許多網路原生的大型 Youtuber 也開始著手內容轉型,產出更多系統化和精緻的內容。
為掌握近年崛起的 Podcast 內容趨勢,KOL Radar 根據 SoundOn 獨家提供的 2020 全年度 SoundOn 平台 4,553 檔「節目名稱」及「單集標題」,彙整出關鍵字文字雲,用以分析 Podcast 節目內容,透過關鍵字發現現有 Podcast 節目的內容含金量高,有「投資」、「理財」、「分析」、「科技」和「專訪」等知識性高的學習型內容。由此可知,在 Podcast 節目中,自我成長型節目居多,聽眾知識涵養高。

互動、科技、商務:「即視即買」的社群電商新未來
iKala 旗下 AI 社群電商銷售平台 Shoplus 從東南亞出發, 以 iKala 獨家開發的 AI 語意及圖像偵測技術,透過 AI 商務機器人、訂單管理系統、及社群電商顧客管理系統,協助超過 17 萬東南亞社群商家,透過 Facebook 進行即時互動及影音銷售,減少人力消耗,以 AI 賦能,每年完成 450 萬筆交易並觸及1,000 萬以上東南亞社群消費者。
整合線上線下社群銷售需求,共同搶佔新零售市場
iKala 東南亞區總經理陳姵妤表示:「台灣以往消費者習慣在電商平台上購物,但在東南亞因為大型電商平台起步較晚,消費者在每天使用的社群上發展購物行為,其中又以 Facebook 粉絲專頁上的直播銷售最受歡迎。但在疫情催化下,台灣電商市場也出現典範轉移,消費者在社群上閱讀內容、接收網紅分享、搜尋網友口碑到最後也期待購物下單能一併完成。」

事實上,過去兩年,亞洲許多電商平台、零售業者已經開始在社群上發展直播電商,像是泰國的 Shopee 及 Lazada 等,許多中小企業及在家工作者等,已經利用 iKala Shoplus 的平台,將粉絲團轉為網店銷售。以泰國國民品牌曼谷包(Naraya) 為例,因為疫情期間來自觀光客的營收銳減,因此積極尋求新銷售模式,而開始進行直播銷售。在使用 Shoplus 進行直播銷售後,訂單數量較原先貼文銷售的方式成長 50%,營收增長的同時,Shoplus 的 AI 直播銷售科技服務更幫助他們將減少 75% 的訂單處理時間。
「憑藉這些成功經驗,Shoplus 希望在今年能發揮東南亞服務經驗和長期累積的 AI 銷售科技,將產品在台灣落地,協助台灣企業和中小型商家實現社群電商新零售,」陳姵妤說,「而今年回台計畫的重點之一,就是結合獨家商務物流夥伴,共同營運,整合線上線下社群銷售需求,將服務範圍擴張到全台每個角落,搶佔新零售市場。」下一步也期盼透過 Shoplus 東南亞成功經驗,與合作夥伴一起共同為台灣百萬新住民社群、甚至是跨境社群商務,提供服務。
iKala 今年邁向十年,將持續以 AI 賦能為使命,iKala Commerce(商務)事業群將持續透過「整合既有全通路」及「布局社群新通路」兩大策略 ,並結合 iKala Cloud 事業群既有的技術力與專業團隊,助攻企業以 AI 賦能數據驅動銷售,搶佔社群電商 (Social Commerce) 新零售市場。